两晋至隋代的中医舌诊发展
两晋至隋的舌诊发展比较缓慢,其主要贡献是搜集保存了扁鹊至隋代的许多舌诊经验,而在理论上则并没有重大的创见。
西晋王叔和(256~316)的《脉经》,虽以论脉为主,但也不废舌诊,考其内容,大部摘录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以及扁鹊、华佗、张仲景等人的有关文献,是一部编篡性的著作。《脉经》保存了三国以前的许多舌诊文献,很有史料价值。《脉经》曾大量引述过仲景舌诊的内容,偶有文字异者。中医舌诊仪如卷七《病不可下证篇》云: “脏结无阳证,寒而不热,其人反静,舌上胎滑,不可攻也。文中“寒而不热,今本《伤寒论》作拓不往来寒热。移脏结是太阳误下,邪气乘虚入里,与阴寒互结所致,其外证自应寒而不热,若作“不往来寒热则可理解为既无寒也无热,故有助予对今本《伤寒论》原文的理解。还有是仲景文而未见于仲景书的,如卷八《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汪篇》云:“咳而口中自有津液,,舌上胎滑,……非肺痿也。”在今本《金匮要略》肺痈肺痿和痰饮咳嗽篇中,却无此条,实是明显的脱佚。仲景认为肺痿多因“热在上焦",灼烁肺阴而成。则当舌红苔糙’痰饮是阴邪为患,故要“温药和之",则其舌必润而苔滑。“咳而口中自有津液,舌上胎滑”,很明显是个痰饮证,而非“热在上焦”的肺痿证。痰饮和肺痿都有咳嗽,故仲景特别提出这一舌象来加以鉴别。因此我们在研究仲景舌诊时,此书很有参考价值。
《脉经》在舌诊上的另一个贡献,是对热性病的舌象观察较之前人又进了一步,足补《内经》和仲景舌诊的不足。如卷四《诊百病死生诀篇》云:“热病七八日,……舌焦干黑者死。p又《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篇》云:慵人肉绝……耳干舌皆肿。”卷七《热病生死期日证篇》云:“热病身面尽黄而肿,心热、日干、舌卷焦黄黑,……伏毒伤肺中脾者死。”又《热病十逆死证篇》云:“热病腹胀便血,……汗出而喘,口千舌焦,视不见人,七逆见,一日死。"又《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篇》云:“热病在肾,令人渴,口干,舌焦黄赤,.昼夜欲饮不止,……目无精光,死不治,"“吐舌下卷者死,唾如胶者难解,舌头四边徐有津液,此为欲解。矽温热病邪壅结心脾,可致舌肿,吐舌,热聚中焦,土燥水竭,则多苔黄焦黑,热入营血,舌色必赤;热灼肝肾,阴液涸竭,则可致舌干,舌卷。这种种舌象,均系重候,但若~旦舌润津回,则是邪热衰退,确是“欲解"之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