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》一中医舌诊的基础

日期:08-30  点击:335  属于:中医舌诊
《黄帝内经》一中医舌诊的基础

    我国现存的部医学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,记载着丰富的舌诊内容。这本书是战国至秦汉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,由许多医学家根据前人的片断经验记录,(其中包括扁鹊)以及他们自己的实践体会,运用当时已有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加以整理总结而成的。中医舌诊仪不仅是祖国医学理论的源泉,而且也是中医舌诊发育的摇篮。它总结了周秦之际的舌诊经验与理论,为舌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     (一)舌的解剖生理

    《内经》中记载有关“舌"的内容有60多条,相当准确
地论述了舌的解刹、生理、病理,明确指出舌的诊断意义。《黄帝内经》包括《素问,》,和《灵枢》两部分。《素问》以论舌的病理为重点,《灵枢》则以论舌的解剖生理为主。如《灵枢・肠胃》:  “舌重十两,长七寸,广二寸半。’’并指出是一个肌性器官。如《灵枢・经脉》:  “唇舌者,肌肉之本也。”根部有支挎舌体运动的软骨,受意识支配而能运动舌体调节声音而形成语言。如《灵枢・忧恚无言》:“舌者,音声之机也,・…・・横骨者,神气所使,主发舌者也。"它既为“心之官",又是脾之外候,具有辨别滋味的特异生理功能及拌和食物的作用,使食物在口腔里得以初步消化。

     如《灵枢・脉度》:  “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,・…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I=I能知五谷矣。"且和全身各个脏器都有“经脉"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。如《灵枢・经脉》:“手少阴之别…“・系舌本。"“肝者筋之合也‘…”而脉络于舌本也。"“足太阴之脉……连舌本,散舌下。黟“肾足少阴之脉……入肺中,循喉咙,挟舌本。"可见人的五脏都与舌息息相通。《灵枢・经筋》:  “足太阳之筋……其支者,别入结于舌本。矽“手少阳之筋……系舌本。”《灵枢・营卫生会》:“上焦出于胃上口……上至舌,下足阳明。’’则说明六腑中的膀胱、三焦和胃等也与舌有联系。其它如胆、大肠、小肠等腑则通过其表里之脏的肝、肺、心等的经脉而间接和舌发生关系。所以《灵枢・邪气脏腑病形》总结性地指出:  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。……其浊气出于胃,走唇舌而为味。"这就说明了舌不仅是一个有辨滋味、.调音声、拌食物、助消化等的生理功能的器官,而且和机体是一个整体,为脏腑的外候。

       (二)舌的病理及其临床意义

    《内经》的作者认为,由于五脏六腑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联系,  “有诸内,必形诸外”,因而从生理上说,脏腑精气必荣于舌,从病理而言,脏腑气血的病变亦可反映于舌。故观察舌的病理变化,可以诊察内脏的病变,所渭“从外知内"。所以人体有了疾病,特别是心脾等脏器的病变,《内经》曾明确地指出要用察舌的变化来进行诊断。如《素问・风论篇》云:  “心风……诊在口,其色赤。’’本条中的“口”字,宋陈无择和清高士宗都认为是“舌"字,所以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把这句话改为“诊在舌’’。这无疑是符合《内经》精神的。因“心开窍于舌”,热扰心营的病证,确应诊舌为重点。又《灵枢・师传》:  “脾者主为卫,使之迎粮,视唇舌好恶,以知吉凶。”舌是脾之外候,所以诊察唇舌形色变化的好坏,是判断预后良好与否的重要依据。

    《内经》诊舌的病理变化,包括诊察舌质、舌苔,莉询问舌的味觉等三个方面。而特别重视舌质,因舌质在诊断上比舌苔的变化更为重要。《内经》诊舌质主要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的变异。

    所谓形态,是指舌体的软硬大小及活动姿态。《内经》对舌质的形态是分“纵"、“萎”、。强”、“卷”、“短”和舌体的转动情况等来加以考察的。

    舌纵是舌体纵缓不收,或伸出不缩之谓。《灵枢・寒热病》云。  “舌纵涎下,烦愧,取足少阴。"指出舌纵涎下烦饶之病,乃足少阴肾经的病变,故取肾经穴位以治疗。

    舌萎是指舌质枯萎。《灵枢・经脉》云:  “足太阴气绝者,则脉不荣肌肉,……则舌萎。"脾主肌肉,脾气竭绝则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以荣养肌肉,而致舌质枯萎。

    舌体本柔和,不宜强硬。柔和为气液自滋,强硬乃筋脉失养。如《素问・至真要大论篇》云:  “厥阴司天,风淫所胜,……民病胃脘当心而痛,……舌本强。”盖六淫皆从火化,在其化火之后则必伤及肝阴,肝阴伤则筋脉失于濡养而舌本强硬。脾脉连于舌本,脾虚不运,则舌强而不灵活,且易受肝木乘侮,出现胃脘胀痛等症,如《灵枢・经脉》:  “脾足太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舌本强,食则呕,胃脘痛,.腹胀善噫,得后与气,则快然如衰,身体皆重"。

    舌卷短者,则是舌强的进一步发展,非心经热极,必病及照:肾。如《灵枢・五阅五使》云:  “心病者,舌卷短,颧赤。"又《素问・脉要精微论篇》云;“心脉搏坚而长,当病舌卷不能言。”ep都指心经热极而言。一则舌卷短而颧赤,为阳热盛极下烁肾阴之征,一则脉来搏动有力而长大,舌卷神昏不语,为阳热亢盛耗津伤神之兆。至于《灵枢・经脉》所说。足厥阴气绝贝Ⅱ筋绝,……唇青舌卷卵缩”,和《素问・诊要经终论篇》所指出的“厥阴终者,中热嗌千,善溺心烦甚,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",则是指病及肝肾之侯。不论伤寒和温病,发展到后阶段,均可进入厥阴,而致“舌卷卵缩"。前者往往见诸夹阴伤寒,三阴传尽,精气神皆脱,阳亡而终,后者乃温热化火,传入手足厥阴,风火燎原,阴液灼尽而亡。同一舌卷卵缩,伤于寒的则厥逆唇青,中于热者则嗌千心烦,可资鉴别。

  有的中风病人不仅肢体瘫痪,而且舌也会转动不灵。所以察舌转动之灵活与否,可以推测该病的轻重。如《素问・大奇论篇》云:“偏枯,男子发左,女子发右,不瘩舌转,可治,三十日起,其从者瘩,三岁起1年不满二十者,三岁死。"“偏枯"之候,其言语清晰,舌能灵活转动的,为轻症,所以说:  “可治,三十日起;”如言语蹇涩甚或不能发音者,则舌必转动不灵,病为重候,所以虽是从症(顺症)也非旦夕可图,必致经年累月,才能逐步恢复。至于年不满二十岁而出现这一现象,很可能是恶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所致的中风,故预后不良。

    舌质的色泽,包括神色和润燥。察神色可知五脏精气之存亡,辨润燥可测机体津液的盈亏。







推拿管家公众号
扫一扫,关注我们最新消息扫一扫,关注我们最新消息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联系人:管经理

手机:17895928835

地址:厦门市

底部导航
愿景:做中国最大的中医推拿健康服务。
使命:让中医推拿走进千家万户;让天下的人少输液、少吃药,健康养生。
价值观:诚信、严谨、正规;父母心、慈爱心、责任心。
目标:我们致力于帮助推拿行业获得成功;